在英国私校的寄宿体系中,有一个角色常常被误解,却对学生的校园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——Housemaster。不少家长初次听闻这个词时,总会下意识将其与“宿舍管理员”“生活老师”画上等号,甚至直接翻译成“宿舍主任”。从字面“house master”(或“house Mistress”,女性担任时)来看,似乎也只是负责管理宿舍事务的岗位,但事实上,Housemaster的职责远超“管房子”的范畴,他们是学生寄宿生活中的核心支柱,更是孩子们在校园里的“第二家长”。

作为学生所在“house”(寄宿单元)的最高负责人,Housemaster的工作覆盖了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。他们不只是维护宿舍秩序那么简单,更要全方位监督学生的安全、情绪、行为、社交与健康。为了能第一时间响应学生的需求,Housemaster通常居住在宿舍楼内,24小时随时待命。当孩子突发高烧、因想家默默哭泣、与同学发生争执、遭遇失眠困扰,或是不幸被孤立时,最先出现在孩子身边的,永远是Housemaster。他们用及时的陪伴与帮助,为远离家庭的学生筑起一道温暖的防护墙。
在了解孩子这件事上,Housemaster有着独特的优势。他们比家长更熟悉孩子在校园里的作息规律,清楚孩子每天几点起床、何时自习、如何安排课余时间;也比学科老师更了解孩子的社交状态,知道孩子和哪些同学关系亲近,是否在人际交往中遇到了难题。同时,Housemaster还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,会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生活情况,让家长即便不在孩子身边,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动态。
除了日常的看护与沟通,Housemaster还致力于为学生营造充满归属感的寄宿氛围。他们会精心安排宿舍活动,组织不同“house”之间的竞赛、表演、联谊与公益服务,让学生在互动中增进友谊、提升能力;在学生生日时,他们更是会化身“暖心伙伴”,带头筹备生日聚会,亲手写下祝福卡片,甚至贴心地准备好生日蛋糕。这些细节,让远离家乡的学生在校园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,逐渐建立起对寄宿生活的归属感。
对学生而言,Housemaster的专业程度与用心程度,直接影响着他们能否适应寄宿制生活,能否在校园里找到稳定的支持。即便部分学校会配备助理Housemaster(assistant Housemaster)或指导老师(mentor)协助管理,但在关键决策、问题反馈与责任承担上,Housemaster始终是核心角色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许多Housemaster还身兼数职,他们可能同时是学生的学科老师、年级主任,甚至有机会在未来成长为学校的校长。这样的职业背景,让他们既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,又能从更长远的角度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指引。
由此可见,Housemaster绝非简单的“后勤岗位”,而是英国私校寄宿体系中与学生成长路径高度相关的管理中枢。对选择英国私校寄宿教育的家庭来说,认识并了解孩子的Housemaster,无疑是搭建家校合作桥梁、助力孩子顺利适应校园生活的重要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