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英国教育领域,伊顿公学无疑是最为璀璨的存在。这所创办于1440年的传奇学府,培养出了20位英国首相,还造就了诗人雪莱、经济学家凯恩斯等诸多领域的杰出人才。对于期望自家孩子踏上精英教育征程的中国家长来说,伊顿无疑是很多人向往的学府。但是伊顿公学对国际生的招生人数实在是少之又少。甚至很多人都觉得,它是针对英国本土老钱家族,华人很难基本不可能就读的中学。
那么伊顿公学对国际生的录取率是多少?
经过各方查询,我们了解到伊顿公学没有单独公布过国际生的录取率,但可从整体录取情况及申请数据进行大致推断:
13+入口:伊顿公学13+入口大约有240个名额,通常会收到超过1300份申请,整体录取率约为18%。由于国际生在申请者中占一定比例,且竞争激烈,国际生录取率应低于18%。
16+入口:伊顿公学16+入口每年提供大约4个名额,通常会收到超过75份申请,整体录取率极低。国际生申请该入口的录取率也应极低。
那么想去伊顿,就没有其他出路了吗?也不是,我们了解到,伊顿其实也有他的对口小学,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增加去伊顿的机会,那么选择从小学就开始规划,让孩子先去入读伊顿的对口小学,那么机会就会更多一些。
2024年伊顿公学的录取情况,为我们揭开了那些堪称“生源大户”的预备小学的神秘面纱。
伊顿青睐的预备小学:各有千秋的育人典范
萨姆菲尔德预备小学:伊顿的“黄金输送管道”
坐落在牛津的萨姆菲尔德预备小学,在2024年凭借21名学生被伊顿公学录取的优异成绩,稳坐输送榜首位。这所创办于1854年的男校,80%的寄宿率营造出别具一格的集体生活氛围,9%的国际生占比则让校园洋溢着多元文化气息。
学校最为突出的是其“因材施教”的分层教学模式,从学术、道德直至精神层面全面培育学生。在这里,皮划艇、击剑、马球等运动项目与音乐、戏剧课程同等重要,一位家长曾由衷感叹:“孩子在这儿不但收获了知识,而且学会了怎样在挑战中保持自信。”这种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,和伊顿公学对综合素质的要求高度吻合。
拉德格罗夫预备学校:王室青睐的精英摇篮
作为威廉王子与哈里王子的母校,拉德格罗夫预备学校在2024年向伊顿公学输送了20名学子。这所位于伯克郡的全寄宿男校,仅3%的国际生占比保持着纯正的英式教育传统,130英亩的校园为8至13岁的男孩们营造了绝佳的成长环境。
小班教学是其最为显著的特色,教师能够精准把控每个学生的发展节奏。校园里既有严谨的学术课程,也有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,一位家长评价说:“老师们就像园丁一样悉心呵护着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,在这儿,优秀仿佛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长状态。”
兰姆布鲁克学校:王室新宠的全人教育
因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将子女转入而声名远扬的兰姆布鲁克学校,彰显出男女混校的独特优势。2024年有16名学生获得伊顿公学录取,过去三年累计收获37枚伊顿公学Offer的成绩,充分证明了其教育实力。
这所拥有农场、迷你高尔夫球场和表演艺术中心的学校,最为注重“善良”品质的培养。5%的国际生占比让多元文化悄然交融,9%的寄宿率则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选择。正如一位家长所言:“在这儿,孩子的兴趣被充分激发,善良被反复强调,这才是精英教育该有的样子。”
预备小学的共同特质:伊顿看重的教育底色
仔细分析这些顶尖预备小学,会发现它们有着一些共通的核心教育理念。在学术层面,它们并非单纯传授知识,而是更看重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,像萨姆菲尔德的分层教学、卡迪科特预备学校的个性化方案,都是为让每个孩子找到契合自身的学习节奏。
在综合素质培养上,体育与艺术教育的地位和学术同等重要。萨塞克斯豪斯学校的西区剧院演出、柯德尔预备学校的户外探险,都在践行“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”这一古老理念。派威克预备学校甚至会在颁奖典礼上专门表彰“以善意温暖他人”的学生,这种对品德的重视,恰是伊顿公学极为看重的品质。
规划伊顿之路:中国家长的行动指南
伊顿公学13岁入学的要求,意味着准备工作得提前开展。专家提议,4 - 5岁便可着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思维能力;进入预备小学阶段(约7 - 8岁),要针对性地提升英语、数学等核心学科能力;10岁左右就要开始准备注册申请与预测试。
选择预备小学时,得综合考量孩子的个性特质:性格外向的孩子也许更适应萨姆菲尔德的集体生活,艺术天赋突出的学生可能在萨塞克斯豪斯更能展现光彩。参加夏校、短期游学等活动,提前适应英式教育环境,也是重要的准备环节。
这些顶尖预备小学的成功关键,不在于刻板地培养“伊顿申请者”,而在于营造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自己的教育环境。正如伊顿公学数百年来秉持的理念:真正的精英教育,是培养既有能力改变世界,又能以温暖态度对待世界的人。对于中国家长来讲,这条通往伊顿的道路,本质上是为孩子找寻一种最适合的成长方式——而这,才是精英教育的终极意义。